【简单介绍】
大泡性鼓膜炎,又称出血性外耳道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和临近鼓膜的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炎症。流感病毒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少数病例可因肺炎支原体所致。大泡性鼓膜炎主要侵犯儿童和30岁以下的成年人,常为单耳患病,偶可累及双耳,性别差异不明显。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流感热退2~3日之后,自觉症状包括剧烈耳痛、传导性听力减退及浆液或浆液血性耳漏。少数病例内耳可以受累,表现为感觉神经性聋和眩晕,偶有并发病毒性脑炎者。检查时可见鼓膜红肿,鼓膜表面和鼓膜附近的外耳道皮肤出现单发或多发的紫红色或红色血痕,内含浆液性或浆液血性分泌物。轻者几天内血疤破裂或自行吸收,鼓膜表面可不遗留任何痕迹,个别病例血痕可延至1个月左右才完全消失。
【治疗原则】
酌情应用上痛剂和抗病毒剂。血疮未破时,外耳道内可以滴用1~2%酚甘油,血病破溃后可以滴用0.5%金霉素甘油。血痕经久不破者可在无菌操作下将血疤挑破。为了预防继发性感染,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